此條目介紹的是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友好城市。关于台湾地区,请见「中華民國友好城市或姐妹城市列表」。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3年4月23日)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後請移除本模板。
此列表列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国际友好城市。一般来说,两座具有缔结友好关系意向的城市首先会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友交),之后在开展稳定和多样化合作的基础上,经过双方政府机构和立法机构的批准而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友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负责协调管理国际友好城市的相关事务,推进中外城市等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其定位是从事民间外交工作的全国性人民团体,由外交部代管。如果某一城市有意向与国外的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需先获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再经友协确认后由外交部批准方可进行合作。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外交机制是“外交部—对外友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城市”的运行模式。[1]
北京市[编辑]
参见北京市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天津市[编辑]
参见天津市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河北省[编辑]
参见河北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山西省[编辑]
参见山西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內蒙古自治区[编辑]
內蒙古
俄羅斯赤塔州
1990年9月11日
美国加利福尼亞州
2000年5月11日
包头市
蒙古国額爾登特
1992年12月12日
美国埃爾帕索
1994年10月17日
法國拉羅舍爾
1999年3月2日
南非內爾斯普雷特
2002年5月8日
赤峰市
日本稻澤市
1989年5月16日
二連浩特市
蒙古国烏蘭巴托市罕烏拉區
2004年10月10日
海拉爾區
俄羅斯赤塔
1992年7月12日
蒙古国成吉思市
2018年9月2日
呼和浩特市
日本岡崎市
1987年8月10日
蒙古国烏蘭巴托
1991年12月10日
美国洛杉磯郡
1998年10月3日
俄羅斯烏蘭烏德
2000年12月6日
滿洲里市
俄羅斯克拉斯諾卡緬斯克
1993年6月28日
俄羅斯赤塔
1999年9月28日
錫林浩特市
加拿大勞埃得明斯特
1997年6月17日
美国默塞德县
2001年6月7日
扎兰屯市
韩国慶山
2005年1月7日
辽宁省[编辑]
参见辽宁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吉林省[编辑]
参见吉林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黑龙江省[编辑]
参见黑龙江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上海市[编辑]
参见上海市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江蘇省[编辑]
参见江苏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浙江省[编辑]
参见浙江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安徽省[编辑]
参见安徽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福建省[编辑]
参见福建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江西省[编辑]
参见江西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山東省[编辑]
参见山东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河南省[编辑]
参见河南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湖北省[编辑]
参见湖北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湖南省[编辑]
参见湖南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廣東省[编辑]
参见广东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廣西壯族自治區[编辑]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海南省[编辑]
参见海南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重庆市[编辑]
参见重庆市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四川省[编辑]
参见四川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貴州省[编辑]
〖貴陽市〗-
日本惠庭市(1986年)
新西蘭北帕默斯頓(1992年8月17日)
美國沃思堡(2011年10月17日)
摩尔多瓦亨切什蒂(2013年12月)
爱尔蘭米斯郡(2014年10月3日)
加拿大本那比(2015年4月)
捷克玛丽亚温泉市(2016年6月)
〖貴州省〗-
奧地利施蒂利亞州(1987年6月2日)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2004年6月17日)
雲南省[编辑]
参见云南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西藏自治區[编辑]
〖拉薩市〗-
美國博爾德(1987年4月10日)
玻利維亞波托西(1995年11月28日)
俄羅斯埃利斯塔(2004年10月27日)
〖日喀則市〗-
尼泊爾巴尼帕(1999年10月6日)
陝西省[编辑]
参见陕西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甘肅省[编辑]
参见甘肃省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青海省[编辑]
〖格爾木市〗-
以色列卡爾雅特(1997年6月25日)
保加利亞多布裏奇(2005年9月29日)
〖青海省〗-
布隆迪基特加省(1991年3月22日)
美國內華達州(2002年6月27日)
西班牙阿維拉省(2005年6月23日)
〖西寧市〗-
韓國大田廣域市中區(1997年10月31日)
俄羅斯伊熱夫斯克(2002年6月13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编辑]
参见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编辑]
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际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香港特别行政区[编辑]
香港尚未發展其姊妹城市網絡,故無任何姊妹城市或友好城市。[2]
澳門特別行政區[编辑]
参见澳門姊妹城市及友好城市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参考来源[编辑]
^ 刁大明; 邵静怡. 中美城市外交的历史发展与内在逻辑. 当代美国评论. 2022, 6 (3): 44–62,127–128 [2023-02-23]. CNKI MGPL202203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 羅祥國. 加強香港海外和大灣區聯繫. 2022-09-06 [2024-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5).
查论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国际友好城市列表直辖市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省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台湾
自治区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特别行政区
香港
澳门
註:中华人民共和国從未实际统治臺灣地區,列出只反映行政区划法定存在。参見臺灣問題。註2:香港並未跟任何其他城市或地區締結姊妹城市或友好城市關係,而且也並無計劃在未來締結任何姊妹城市或友好城市關係。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主題法规制度区划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方人大和人民政府组织法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
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
地名管理条例
香港基本法
澳门基本法
区划变更决定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省级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中国地名委员会
地理大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华东地区
中南地区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区划层级省级行政区
省
直辖市
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
地级市
自治州
地区
盟
县级行政区
县
自治县
县级市
区(市辖区)
旗
自治旗
林区
特区
乡级行政区
镇(行政建制镇)
乡
民族乡
苏木
民族苏木
街道办事处
区公所(县辖区)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行政村
村民委员会
社区
居民委员会
嘎查
牧民委员会
村居委会下设
村民小组
居民小组
牧民小组
历史区划
大行政区
行政区/行署区
副省级自治州
专区
工农区
县级镇
城市建制法律术语
首都
省会
自治区首府
直辖市
省轄市
设区的市
不设区的市
直筒子市
较大的市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
管理术语
计划单列市
副省级市
师市合一、团镇合一
省直管县(扩权强县)
经济发达镇强镇扩权(“镇级市”)
城市定位
全球职能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
其他术语或概念
城市规划(英语:Urban planning in China)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等级体系(英语:Chinese city tier system)
一线城市
新一線城市
地市合并
撤地设市
撤县设市(区)
撤市设区
“副地级市”
城市群(英语:Megalopolises in China)
都会区
主城区
建成区
城镇化水平
经济区划
经济区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70个大中城市
资源枯竭城市
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保税港区
城市新区
国家级新区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中国东部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京津冀城市群
环渤海经济圈
粤港澳大湾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南自贸港
中国中部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
武汉城市圈
中部崛起计划
中国西部
成渝经济区
西部大开发
四省藏区
三区三州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四盟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计划单列省级单位〕
治理机关地方各级政权机关
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香港立法会
澳门立法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公署
香港特区政府
澳门特区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委员会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香港廉政公署
澳门廉政公署
地方政府派出机构法定设置
地区行政公署
街道办事处
区公所
地方自设
行政管理区
地区办事处(北京)
类似乡级单位
类似村级单位
党政机关级别特殊的行政区副省部级
副省级城市
正地厅级
直辖市的市辖区
副地厅级
副省级市的市辖区
直辖市的县
正县处级
直辖市的街道办事处
副省级市市辖区的街道办事处
相关用语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老少边穷
革命老区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
陆地边境县
插花贫困地区
国家级贫困县
飞地
行政区划代码
统计用区划代码
相关模板
省级行政区
副省级行政区
地级以上行政区
较大的市
民族自治地方
行政区划变更
省级以上
县级以上
县级以下
各级行政区数据
省级
地级
各级行政区政治机构及领导人
省级中共党委
省级中共党委书记
省级行政首长
地级行政区领导人
边界争议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经济区
林业区划
黑龙江省农垦区划
相关列表
各省级行政区资料
别称
省会
行政机关
现任领导人
中共党委书记
中共党委专职副书记
行政首长
面积
人口
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
历史
城市
副省级城市
地级市
已撤销地级市
县级市
已撤销县级市
曾变更代管关系县级市
已撤销城市
曾更名城市
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
地级行政区
已撤销地级行政区
县级以上行政区
已撤销县级行政区
曾变更管辖关系的县级以上行政区
曾更名县级以上行政区
曾更名的县
曾更名市辖区
撤县设市时更名
市县同名
单名县
民族自治地方
已撤销民族自治地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团
国内飞地
行政管理区
因用字生僻難認而更名的地名
因大国沙文主义而更名的地名
以人名命名的地名
其他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争端
中国行政区域边界争议
未定省界
网格化管理
查论编亚洲各国家和地區友好城市或姐妹城市列表聯合國會員國
阿富汗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巴林
孟加拉國
不丹
汶萊
柬埔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
賽普勒斯
埃及
格鲁吉亚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日本
約旦
哈萨克斯坦
朝鲜
韩国
科威特
吉尔吉斯斯坦
寮國
黎巴嫩
马来西亚
馬爾地夫
蒙古
缅甸
尼泊爾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賓
卡塔尔
俄羅斯
沙烏地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蘭卡
敘利亞
塔吉克斯坦
泰國
東帝汶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阿联酋
乌兹别克斯坦
越南
葉門
聯合國观察员
巴勒斯坦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阿布哈茲
中華民國
北賽普勒斯
南奥塞梯
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圣诞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香港
澳门